恭王府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間,初為大學士和珅的私邸。同治初年,這里的第三代主人恭親王奕欣,身兼議政王、軍機領班大臣等要職,重權在握,顯赫一時,乃大筑邸園,同時也對府邸部分進行了修繕與改建。
恭王府
恭王府前半部是富麗堂皇的府邸,后半部為幽深秀麗的古典園林,總占地面積將近六萬平方米。其府邸建筑莊重肅穆,尚樸去華,明廊通脊,氣宇軒昂,僅次于帝王居住的宮室。府后的萃錦園則銜水環(huán)山,古樹參天,曲廊亭榭,富麗天然。其間景致之變化無常,開合有致,實為中國園林建筑的典范。
恭王府作為清朝親王的府邸,其建筑布局規(guī)整、工藝精良、樓閣交錯,充分體現(xiàn)了皇室輝煌富貴的風范和民間清致素雅的風韻。恭王府由府邸和花園兩部分組成,南北長約330米,東西寬180余米,占地面積約61120平方米,其中府邸占地32260平方米,花園占地28860平方米。
恭王府
“月牙河繞宅如龍蟠,西山遠望如虎踞”,這是史書上對恭王府的描述。就其選址而言,它占據(jù)京城絕佳的位置。古人修宅建園很注重風水,北京據(jù)說有兩條龍脈,一是土龍,即故宮的龍脈。二是水龍,指后海和北海一線,而恭王府正好在后海和北海之間的連接線上,即龍脈上,因此風水非常的好。
古人以水為財,在恭王府內“處處見水”,最大的湖心亭的水,是從玉泉湖引進來的,而且只內入不外流,因此更符合風水學斂財?shù)恼f法。我國十大元帥和**等人、均在恭王府的附近居住,而且都非常長壽。據(jù)說,北京長壽老人最多的地方就是在恭王府附近,這個地方真是一塊風水寶地。
恭王府分中東西三路,分別由多個四合院組成,后為長160米的二層后罩樓。恭王府歷經(jīng)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歷史進程,承載了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,故有了“一座恭王府,半部清代史”的說法。
恭王府
恭王府由府邸和花園兩部分組成,府邸不僅寬大,而且建筑也是最高規(guī)制。明顯的標志是門臉和房屋數(shù)量。親王府有門臉五間,正殿七間,后殿五間,后寢七間,左右有配殿。低于親王等級的王公府邸決不能多于這些數(shù)字。房屋的形式、屋瓦的顏色也是不能逾制的。恭王府的中、東、西三路各有三個院落,其中每一路的后兩個院子是人們要游覽的主要區(qū)域。
府邸建筑分東、中、西三路,每路由南自北都是以嚴格的中軸線貫穿著的多進四合院落組成。中路最主要的建筑是銀安殿和嘉樂堂,殿堂屋頂采用綠琉璃瓦,顯示了中路的威嚴氣派,同時也是親王身份的體現(xiàn)。東路的前院正房名為多福軒,廳前有一架長了兩百多年的藤蘿,至今仍長勢甚好,在京城極為罕見。東路的后進院落正房名為“樂道堂”,是當年恭親王奕欣的起居處。
恭王府
西路的四合院落較為小巧精致,主體建筑為葆光室和錫晉齋。精品之作當屬高大氣派的錫晉齋,大廳內有雕飾精美的楠木隔斷,為和珅仿紫禁城寧壽宮式樣。府邸最深處橫有一座兩層的后罩樓,東西長達156米,后墻共開88扇窗戶,內有108間房,俗稱“99間半”,取道教“屆滿即盈”之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