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長》第三章 緊急集合(十一)2008/12/4 21:58:16
三排長當(dāng)然不說“當(dāng)然”了。
但聽另一個聲音道“當(dāng)然”,這個“當(dāng)然”卻是二排長說的。
張中泊見自己的排長說話,自是精神一振。
“如果不帶這些東西,到了敵占區(qū)再去找也是不行,是不是?”
“當(dāng)然。”
大家均感好笑,有意思。竟有幾個人跟著迎合起來。
三排長臉色有些難看,但這是連長要問的,他也沒有什么辦法�,F(xiàn)在加上個二排長、這“當(dāng)然”還有多少?
黃連長,指導(dǎo)員他們笑瞇瞇的象是在看節(jié)目。
“第二個問題,在敵人的眼皮子底下潛伏,更是不能有半點聲音,是不是?”
“是�!�
問法仍是一樣,但答法變了。劉排長說的是“是”,但會場上卻有不少人在說“當(dāng)然”。大家一楞,繼而轟的一聲,笑成一片。
張中泊與二排長沒笑。他們沒笑、大家更感好笑,而且比上次笑的更響。
這好比說笑話一樣,說的人不笑、聽的人笑;如果說笑話的人自己先笑了,聽的人反而就不覺得好笑了。
劉排長興致正高,張中泊道“連長,沒有了。”
“什么?沒有了?我有。我替三排長問你一個問題�!�
張中泊沒有說話,只是用眼睛看著他。
“你說三排長的法子不行,為什么書上、電影上常用?”
是啊,二排長說道是啊。何況這張中泊自己還剛剛說過“常用的法子往往有效,沒有效人們怎能常常用它?”,這不是自相矛盾嗎?看他怎么說。
“用這法子一般都是偶然、巧合,事先并沒有想到,只是隨機(jī)應(yīng)變吧。比如那個蔣三,并不是提著鴿籠子進(jìn)閣樓。今晚,誰也不會想到要用塊石頭。因為誰也不會提先知道能發(fā)生什么情況;如果沒有石頭,那只好扔樹枝拉土塊什么的�!�
劉排長說“連長,我問完了�!�
“張中泊,今天最后一個問題。你說,初衣嶺、嚴(yán)風(fēng)山該如何處理?”
這是個難題。不說處理吧,要有理由;說處理吧,那怎么能行?都是老鄉(xiāng)、戰(zhàn)友。
“連長,他們動那旗,一是好玩、二是為了顯示我們二排提先到達(dá)四號高地的優(yōu)勢……”
“什么優(yōu)勢?”
“我們早到了15分鐘�!�
“那又怎么樣?”
“連長上軍事課的時候說過,戰(zhàn)場上瞬息萬變、兵貴神速、時間就是生命!”
“是啊。”
自己講過的話,過后有人背出來并引為經(jīng)典、那講話的人聽到心里必然高興。
“我們爭取到的是15分鐘,這在戰(zhàn)場上該是多么珍貴!所以我們不能浪費。”
“所以,你們就去移旗,害的人家鉆山溝、團(tuán)團(tuán)轉(zhuǎn)�!�
會場上的人,有的果然生起氣來。
張中泊看到那些人生氣的目光、挑剔的樣子,一陣血氣上涌,脫口說道“那是他們自找的!”
“自找?怎么講?”
張中泊挺會說話,但這話講的實在難聽,有些人更氣了。
“如果他們與我們同時到達(dá),三個排就會同時發(fā)起攻擊,就不會發(fā)生移旗的事情�!�
這話明著聽有理,但三個排怎么能夠同時到達(dá)?
“還有,如果一排或者是三排早到移動了那旗,那我們二排可能也在那鉆山溝、團(tuán)團(tuán)轉(zhuǎn)呢。所以我就會想,為什么不早到?那是自找的,而決不會去怪一排和三排。”
同樣的話,一樣的意思,他又從二排晚到的角度講,大家頓時感到好象有理,都在怨自己晚到,氣也就漸漸消了。
“你們早到,那是因為你們走了近路!”這話是四班長說的。
二排的人現(xiàn)在是一個心思,張中泊好象在代表二排講話。聽四班長提出了走近路的事,更注意聽自己的人怎么回答。
“出發(fā)時、連長交代了路線,距離相等,你們?yōu)槭裁床蛔呓罚俊?br />
這問題四班長回答不了。走不走近路那是排長的事情;再說,誰知道有沒有近路?
四班長一時語塞,楞在那兒。
二排的人均感痛快“對呀,你們怎么不走近路?”這話好簡單,卻能把人問倒。二排的人笑了。
一排長道“路線是連長定的,你們怎能隨意改動?”
這話也簡單,卻也能讓人為難,因為把連長牽扯上了。
二排的人不笑了,心想“這又如何回答?”
“連長定的是路線,但目的是到達(dá)攻擊位置。路要我們自己走,至于怎么走,連長并沒有規(guī)定。”張中泊看了連長一眼“何況,越是早到、爭取戰(zhàn)機(jī),才是連長的真正意圖。難道連長希望自己的部隊越慢越好?”
二排的人松了一口氣,部隊當(dāng)然是越快越好。你們拉扯上連長,我們也拉扯上了。難道連長能說“越慢越好”?
一、三排的人心中不安。自己這邊是個排長,那邊卻是個新兵。只是這新兵是七班的,七班!奇怪的班、奇怪的兵、總是發(fā)生些奇怪的事。
果然,有個新兵說話了。不知道是那個班的,但肯定是一、三排的。
“張中泊同志,如果連里有命令,不得改變路線呢?”
張中泊見是一個新兵,心中一松,臉上有了笑容。
“請問、如何稱呼?”
“上海兵,一排、二班、陳述明。”
張中泊聽這人答話思路清晰,心里便是一動“聽說上海兵里面有個紅衛(wèi)兵的‘司令’,見過大世面,‘?dāng)[觀點’好厲害。那可能就是他了�!毕氲竭@里,他向自己班的上海戰(zhàn)友包根福望去,見包微微一笑,心中馬上有數(shù)。
“知道了,陳述明同志。”張中泊說完,大模大樣的點了一下頭。那神情象是從重壓下解脫,與班長、干部們對話時的神態(tài)大不一樣。
大家心里明白,這陳述明也是個新兵。張中泊不會象對待干部那樣尊重他。
這架勢一擺,會場氣氛自是不同。新兵連的兵超越了班排的限制,似成了山東兵和上海兵的對壘問話。
陳述明準(zhǔn)備了一肚子話,士氣正旺。見那張中泊笑容連連,他心中便是有氣�!罢堉v�!�
(待續(xù))